400 0506 816
新闻中心
漯河石榴种植基地 - 专业石榴批发
新闻中心

“在园里不出门,石榴就能卖光”

发布日期:2016年01月13日 



双泉镇每年一度的石榴节吸引大批游客前来采摘(资料片)。


本报通讯员熊桂霞石瑶


长清区双泉镇,一个曾经交通闭塞,位置偏远的秃岭山乡,坚持数十年如一日的挥汗如雨,植树造林、种花接木、兴修水利、打造生态农业……如今已成了山清水秀、绿树成荫、林果茂密、环境宜人的北方江南小镇,不仅赢得社会的广泛赞誉,成为省级重要的乡村旅游目的地,更让当地群众赚了个盆满钵满。2012年至今,双泉镇先后被评为“省级生态镇”、“省级文明镇”、“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镇”、“山东省旅游强镇”、“山东省最美风情小镇”……

“2011年,书堂峪西山上只种着一些杨槐树和松树,一些地块都荒着,镇里鼓励村民退耕还林还果,还免费发放核桃苗木。我和老伴听说有这等好事,一下子承包了50亩荒山,在保护好原生态林的同时,空闲的地方全部种上了核桃树。这几年因为管理周到,我们老两口精心伺候这些树,2014大部分树株都结了核桃。2015年又赶上丰收了,我的核桃收了3000多斤,因镇里给的是品种优质的嫁接苗,核桃长得个大皮薄,别人家的核桃10块钱一斤,我的卖到了12块钱一斤,光核桃就卖了4万多块钱。我俩在地里摸爬了半辈子,都60岁人了,还能比年轻人外出打工挣得多。”说起自家的核桃大丰收,双泉镇书堂峪村村民刘庆军的脸上写着满满的幸福。

双泉镇东坦村村支部书记李文胜说起村里这些年的大变化,更是欣喜。他说:“几年前,俺村里到处都是垃圾堆,是全镇最窝囊的一个村,村里不干净,老鼠到处是。从2012年开始,镇里统一规划种植油菜花,把东坦村作为核心区,这下子俺村来了个翻天覆地的大变化。村两委干部带着村民天天扫街,清理垃圾,路灯亮起来了,街道干净了,山上的油菜花长得喜人的很,每年春天光俺村就能接待游客10多万。2015年,村里在赏花区建了停车场,仅停车费就收入了3万多,村里也年年有集体收入了,以后能够多给村里的父老乡亲办事了。”


五眼井村是双泉镇的长寿村,该村村民杨仁利家的10多亩石榴树,都是30年以上的大果树。过去,每当石榴丰收,杨仁利都开着拖拉机拉着70岁的老母亲到城区的早市上卖石榴,每天很辛苦,来回路上一哆嗦,石榴有些都碰得不新鲜了,也卖不上好价钱。但从2013年开始,双泉镇开始举办各类赏花节、采摘节,五眼井村成了旅游村,杨仁利家的石榴居然成了抢手货。每年不等石榴成熟,城里的客人就抢先预订,现摘现卖,10块钱一斤。杨仁利的老母亲说,“在园里不出门,石榴都卖光了,比原来拉着上城里出摊可享福多了”。

近年来,双泉镇把生态农业、乡村旅游当成富民强镇的重头戏,“生态水镇”、“魅力水乡”成为游客的贴心念想。该镇投资两亿多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,修建了300多公里的旅游路,把赏花区、采摘园连接成一个旅游网络;产业结构调整,退耕还林还果,发展优质核桃6.5万亩,规划建设了几大特色农业园区:油菜赏花区12600亩,牡丹园15000亩,石榴园1200亩,马西蜜桃园1000亩,樱桃园1000亩,野酸梅园1200亩,柳新农业园区新发展红肉苹果1000亩……

本稿件所含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资料,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,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,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。


漯河石榴种植基地 - 专业石榴批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:豫ICP备11011561号 技术支持:漯河法人会 | 空间提供:法人会